中国青年网达州9月3日电(通讯员 王澳英 周海洋)7月23日至8月6日,支教之旅开始了。在38℃的天里开始,也在38℃的天里结束。一件简单而不平凡的事,一群调皮却可爱的人儿。
同大多数双子座一样,我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表面云淡风轻,骨子里确喜欢追求各种刺激的事。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支教算是为数不多的坚持下来的几件事之一。虽然在屈沟村的日子只有15天,但加上前期准备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其实细细算来也有差不多5个月了。说起当初进支教队还真是有点“随意”,因为是达州的,而我们要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的地方也在达州于是便懵懵懂懂的进了我们队,那还是组建队伍之初,那时队里加上已经有过一次经历的两位学姐也就只有五个人,后面我们又陆陆续续的通过面试招了一些人。
进队的时候,学姐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告诉我们支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凭着“一腔热血”就觉得我应该留下来,应该把这件事做好。从3月份的组建队伍和填写申报书,到4月份的筹款,再到5月份的修改教案以及中间大大小小的培训和后面在屈沟村正式开展活动,中间有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有团建取得第一名拿到奖品时的雀跃;有线下筹款一起蹲路边吃冰粉的苦中作乐;还有暴走15公里时“益”家人的整整齐齐…真的支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到现在,我也会劝身边的同学如果有其他的选择千万不要支教!尤其是如果你仅仅是抱着水一水的态度混一个社会实践的名头。倒不是说条件有多艰苦,而是当你所做的一切得不到回应,也看不到未来时,你的耐心被一点一点消磨掉时的煎熬。但是虽然有过抱怨,却从未有过后悔。于我而言,这段经历是值得我说一辈子的事情。
屈沟村的天很蓝,屈沟村的孩子很皮,但它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而纯粹,正如每天清晨在出租屋醒来看到的第一缕阳光。大概和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我是一个看着比较寡淡的人,只有和我特别熟悉的人才知道我疯癫的“真面目”,所以一直以来在一个团队里我都是存在感比较低的人,也做好了孩子们不喜欢我的心理准备。但大家都特别照顾我,我在队里担任的是后勤的职位,但其实很多时候买东西的任务都是大家一起分担了。而我负责的课程是压花,但到当地后由于种种原因,课程又调整成了手语课。人生第一次当老师,激动又紧张,还有些凄凉,但是一听到孩子们喊到:“花花!花花!”就觉得一切都好了。最后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有一些相遇注定是缘分,希望下一次相遇我能多几分成熟,能够为团队多做一点贡献,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够做到不紧张的上台发言,还有能够像全妈妈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厨…总之,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请务必努力啊!7月22日下午,团队到达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屈沟村。7月23日,通川区共青团市委前来慰问团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成辰 摄
15天的乡村夏令营活动在8月6日这天画上了句号,但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感恩相遇!感恩经历!益家同行人,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