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川农动物医学院调研分队社区药食同源调研圆满结束
时间:2025-07-24点击次数:作者:张思涵、林嫣然审稿:宋三多

7月8日至7月21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探锁乡邻・药食同行”调研分队在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药食同源”文化认知与安全用药为主题的线下调研活动,并同步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活动通过问卷走访、科普互动等形式,旨在挖掘居民对药食知识的真实需求。

(图为居民填写调研问卷)

前期筹备:从方案到落地,筑牢调研根基

调研启动前,团队历经多轮研讨。成员们结合文献研究与自身专业背景,设计出涵盖“药食认知、中药使用、安全用药习惯”等方面的调研问卷,经反复优化形成线上线下双版本,确保结构清晰、问题精准。同时,团队负责人与社区管理人员深度对接,敲定调研时间、流程、人员协同等细节,保障调研能“无缝融入社区生活节奏”。

“小到问卷发放路线,大到突发情况预案,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团队成员表示,前期筹备不只是“事务性工作”,更是“专业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过程。通过与社区、宣讲团队的协同沟通,调研从“纸面方案”逐步落地为“可执行计划”。

深入社区:街头与入户,倾听民生百态

7月16日,调研分队成员正式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凤凰社区开启线下调研活动。

在与居民的互动中,认知差异尽显。既有对“枸杞滋阴、山药健脾”如数家珍的“生活行家”,也有对“药食同源”概念全然陌生的群众。例如,团队成员发现部分居民存在“儿童减量服用成人药”“中药材随意存放”等习惯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知之甚少。科普交流时,双向成长悄然发生,队员们一边解答“药食过量风险”“中药辨别方法”等疑问,一边从居民的生活经验中,感知“药食同源”传统智慧的深厚底蕴。

在社区调研时,居民填写问卷时的认真神情、提问时的求知目光,充分体现出“调研贴近生活”的意义:“原来理论知识与日常健康的距离,就藏在一句‘桂圆吃多了上火’的经验里。”

(图为居民填写调查问卷时对内容提问)

洞察现状:数据背后,锚定科普方向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梳理访谈记录,团队总结出社区居民对药食同源的认知存在矛盾。认知层面,多数人认可“药食同源”的“食+药”双重属性,但对“过量食用危害”(如仅知桂圆上火,对其他食材风险了解片面)、“中药辨别技巧”掌握不足,超半数受访者对“辨认真假药材”缺乏信心。习惯层面,90%以上受访者用药前会查看说明书禁忌、关注保质期,展现良好安全意识,但“药品存放不规范”“儿童用药经验化”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发现既印证了居民对健康的重视,也暴露出专业知识普及缺口。团队表示,将基于调研数据,定制“药食辨别、安全用药”专题科普方案,推动知识传播更贴民生需求。

以行践知:从调研到传播,共创健康未来

对调研团队而言,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数据采集”,更是一次将“课本知识照进现实”的成长契机。从问卷设计时的思维碰撞,到社区走访时的耐心沟通,队员们在解答居民疑问中,愈发明晰自身使命——“学精专业是基础,成为健康知识传播者,才是让‘药食同源’惠及更多人的关键。”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调研成果,通过“定制化科普、政策建议反馈”等行动,推动药食同源文化与安全用药理念深入人心,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