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14日,“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实践团队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双流区等成员家乡所在地开展了为期7日的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深入基层,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并结合线上科普的方式,聚焦智慧农业、良种良技等领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前期筹备阶段,团队成员袁思琪、武龚慧子、熊丁谊从年龄分布、职业类型、知识获取渠道等维度设计了针对智慧农业认知与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调查问卷,为后续实践开展奠定数据基础。7月8日,团队成员在家乡所在地进行了线下科普并邀请受访者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3份,结果显示:问卷填写人员18-30岁群体占比63.01%,学生群体占54.79%,务农及企业职员各占20.55%。在智慧农业认知方面,超八成受访者了解程度有限,表明向群众普及知识工作任重道远;超六成受访者能够识别基本技术应用场景,具备一定认知基础。在技术推广层面,约半数受访者所在地区推广效果欠佳,缺乏技术指导被认为是主要问题,超七成人员期待有专业人员现场助力,反映了技术指导服务有待加强。此外,调查显示超八成人员愿意尝试新技术,近九成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这一结果体现了社会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积极期待与支持意愿,也为后续智慧农业的推广指明方向。
成员黄晶晶身着红色志愿马甲,向市民递上科普资料,并讲解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科技助农理念。此外团队成员瞿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作物生长,与农户深入交流,从实际生产场景挖掘需求。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求,更让更多人认识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参与活动的公众也对智慧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愿意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团队成员黄晶晶线下宣传照片)
(图为团队成员瞿钰线下调研照片)
7月9日至14日,团队成员在线上开展了有关农业和科技的知识科普。围绕智慧农业、良种良技、生态循环、数字农田、产业升级、青年担当六个主题,团队成员们收集相关资料后通过qq空间发布图文内容,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交流与分享,,向广大网友介绍农业和科技之间的密切关系。该内容使大众意识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在注重科技进步的同时,大众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农林高校的青年学子,团队成员既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又承担着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使命。团队成员杨晓表示:“要立足专业,深耕基础学科,同时要积极学习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培养贯通产业链的系统思维。”“作为青年,我们应主动学习农业知识,利用新媒体普及科学种植理念,让更多人看到农业的现代化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共绘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团队成员黄晶晶说道。
此次“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实践团队通过切实的行动,将科技与农业紧密结合,不仅为农业科技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青年力量加入到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中,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