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川农学子走访老党员:聆听红色故事,传承初心使命
时间:2025-07-31点击次数:作者:杨慧婷审稿:宋三多

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四川农业大学药学202401“星火廿四·药溯红源实践团——红源叩访·铭新分队”以“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分两组先后走访了温江区花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退休党员杨顺英和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离退休管理中心的退休干部黄胜清。团队成员通过与老党员们面对面访谈,来挖掘红色故事,感悟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螺丝钉精神: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7月23日,团队成员走进花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聆听党员杨顺英的故事。年轻时,杨顺英在铁路后勤岗位默默奉献,以“螺丝钉”精神深耕于平凡工作。她深知后勤保障对铁路顺利运行的重要性,因此,她在工作中从不懈怠,在单位知识竞答比赛中屡夺佳绩。凭借积极进取的态度,她被推荐入党,将共产党员身份化为服务社会的新起点。退休后,杨顺英同志扎根社区,投身志愿服务,关心高龄老人并且多次举办公益活动。面对旁人口中“不值得”的质疑,她坚定地说:“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还不错,还能支撑我做志愿,只要我还能干,我就会一直坚持。只要我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我就问心无愧。”

实干家品格:改革变迁下的奋斗足迹

7月25日,团队来到党员黄胜清家中。黄胜清的人生写满了奋斗与坚守。从军队到石油管理部门,面对工作模式的巨大差异,黄胜清一度无法适应。但凭借“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他努力做出调整,最终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谈及改革开放,他坦言曾对“吃大锅饭”到“按劳分配”的转变感到困惑,但他很快认识到旧制度的弊端和变革对国家发展的意义。访谈最后,他勉励年轻人:“要练就真本事,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临别时,黄胜清同志还向团队成员们分享了他在退休前后获得的各项荣誉,以此来激励青年学子们不断拼搏,追求卓越。

下一步,团队将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呈现两位老党员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让更多学子学习老一辈党员的奉献精神与奋斗故事。团队希望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强国建设,为“强农兴农”事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