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月7日,由9名本科生与6名博士生组成的动物医学院党员调研团第二分队,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开展了主题为“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的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党员在基层的作用发挥”与“专业就业衔接”两大核心,通过企业见习与科研兴趣两大板块,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化党员担当意识,锤炼专业本领,筑牢服务基层的职业根基。
企业见习:在临床一线感悟党员责任,明晰职业方向
实践过程中,贺浠玥、余苗、张文瑄3名成员率先投身企业见习板块,暑期伊始便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这所国内一流的动物医学临床实践基地,开启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历程。其中,贺浠玥专注中兽医门诊实践,在传统诊疗技术与现代动物医学的结合中积累经验;余苗与张文瑄则深入西医门诊和住院部,直面临床诊疗全流程。实习期间,三人全程参与动物保定、跟诊学习、术前术后护理及临床病症检验等核心工作,临床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
“这次实习让我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都实现了突破。”余苗分享道,“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后来能熟练配合医师完成基础操作,我不仅掌握了临床实用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作为兽医从业者的责任——每一次诊疗都关乎生命,每一份付出都连着群众的信任。”清晰的职业方向在实践中愈发明确,成员们均表示,将以党员的先锋标准要求自己,未来用专业能力服务基层宠物医疗与畜牧产业。
科研兴趣:在实验室里传承探索精神,夯实专业根基
与此同时,姚弈舟、胡张甜甜、祁英吉等10名成员聚焦科研兴趣板块,选择暑期留校,深度参与各自所在课题组的科研任务。从实验设计到数据采集,从文献分析到成果梳理,成员们在细胞培养、病理分析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传承党员在科研基层“敢闯敢试、久久为功”的探索精神。
“科研容不得半点浮躁,就像党员扎根基层要耐得住寂寞。”参与畜禽疫病研究的胡张甜甜表示,课题组的研究直接关联养殖业健康发展,每一个数据的严谨都关乎产业安全,“这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让我对‘强农兴农’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技能竞赛培训:以赛促学,彰显专业硬实力
实践期间,成员陈佳雨、张文瑄还同步参与了第八届全国兽医本科生专业技能大赛培训。培训中,两人与团队一道专攻山羊瘤胃切开术、病原菌检查与血凝试验、禽的病理解剖等核心竞赛项目,反复打磨操作细节,熟练掌握全流程规范。其中,陈佳雨作为四名主力队员之一,将代表四川农业大学出征国赛。“技能竞赛是检验专业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提升服务本领的契机。”陈佳雨表示,训练中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精益求精,不仅是为了赛事成绩,更是为了未来在基层诊疗中能更精准地解决问题——这正是党员“追求卓越、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
初心如磐:在实践中践行使命,实现成长双提升
一个月的实践中,党员调研团第二分队的15名成员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强农兴农”为指引,在不同岗位上践行党员初心。企业见习中,他们以细心耐心守护动物健康,诠释“为民服务”的内涵;科研探索里,他们以严谨专注攻克技术难点,践行“科技兴农”的担当;技能培训时,他们以精益求精锤炼过硬本领,彰显“先锋模范”的本色。
此次实践,成员们不仅在专业能力上实现了跃升,更深化了对“党员在基层如何作为”的认知:无论是临床诊疗的细致入微,还是科研攻关的坚持不懈,都是“强农兴农”使命的具体实践,都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传承。
“实践结束,但成长不停步。”团队指导老师苗宇表示,未来成员们将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以专业本领为笔、以党员担当为墨,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