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现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业特色,提升标本馆讲解团成员的综合素养,2025年7月3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标本馆讲解团于学院标本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录制专业讲解视频为核心内容,有14位讲解团成员参与。
下午2点,团队成员准时集合,完成设备调试与任务分工后,正式启动录制工作,并于下午5时顺利完成全部初录任务。
活动中,成员分区域对馆内剥制标本、蜡叶标本、骨骼标本及浸制标本等四大类展品进行系统、细致的讲解视频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成员严格遵循讲解规范,不仅通过语音停顿突出标本形态特征,借助重音强调分类与演化知识,还灵活调整语速以匹配不同标本的讲解节奏,并配合自然得体的肢体语言增强视听感染力。基于对专业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表达节奏的精准把控,成员将动物学、分类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转化为通俗生动、富有逻辑的讲解语言,极大提升了视频的知识性与观赏性,充分体现出动医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出色的表达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视频录制的间歇期间,团队成员自发组织多轮交流讨论,重点围绕“镜头表现力提升”“专业术语通俗化转换”“讲解结构与语流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经验分享与技巧切磋。现场气氛热烈,成员们既主动指出彼此在眼神聚焦、手势幅度、身体姿态等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共同探讨实用改进方法,进一步厘清讲解逻辑、完善表达策略,为后续高质量录制奠定坚实基础。多位成员表示,通过这种“实操-反思-互评”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能够更直观地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汲取他人优点加以改正,对个人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及新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动物医学院深厚专业底蕴与标本馆丰富资源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讲解团成员锤炼专业技能、拓展传播素养的宝贵实践平台。从讲解技巧的精细化打磨到面对镜头的实战录制,从个人表达的锻炼到团队协作的深化,成员们在多方面实现了显著成长。活动有效增强了成员对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输出能力,提升了他们将专业内容转化为公共科普产品的整体素养,也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化水平。
未来,标本馆讲解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优化讲解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专业学生讲解队伍,为更好地传播动物医学文化、展现学院师生风采、服务学校社会影响力提升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