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千年中兽医,振兴正当时”社会实践活动,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实践探索。活动由该校动物医学专业15名学子组成实践团队,以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为核心实践基地。活动聚焦中兽医传统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科普推广两大核心目标,在为期两周的实践中,团队以小猫、小狗等常见宠物为主要诊疗对象,让学子们在真实的专业场景中沉浸式学习中兽医技艺。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医院兽医的全程指导下规范开展,确保实践既有“实操性”更有“专业性”。
在实践过程中,学子们依次学习了宠物就诊的基本流程、常用穴位的定位与功效、针灸与艾灸的操作要点,以及中药方剂的配制与调整。在兽医的指导下,他们通过模型演示和临床观摩,逐步掌握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方式,提升了中兽医诊疗的实践能力。
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实践现场,中兽医诊疗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一只后肢瘫痪的柯基犬,通过针灸刺激神经、疏通经络,在医院康复设备与中兽医疗法的配合下,逐渐恢复了站立能力;一只反复呕吐的布偶猫,经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在中药方剂调理与穴位按压结合的治疗下,食欲逐步改善;还有不少宠物主人听闻医院开展中兽医实践服务,专门带着自家宠物前来咨询,希望通过中兽医手段解决宠物皮肤病、肠胃病等问题。“之前总觉得中兽医是给大型家畜治病的,没想到在川农动物医院,对宠物也这么有效,孩子扎完针后明显活泼多了!”宠物主人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人对中兽医的新认知,也让实践团队更加意识到中兽医科普推广的重要性,进一步肯定了实践活动的科普价值。
“中兽医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在宠物诊疗中同样适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作为专业诊疗机构,为中兽医传统技艺与现代宠物医疗的结合提供了绝佳平台。”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贺常亮教授介绍。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兽医实践教学和临床应用,医院不仅配备了适合宠物针灸的专用细针、艾灸仪等器械,还专门设立了中药制剂调配室,里面整齐摆放着数百种中药材,满足不同病症的诊疗需求。
实践过程中,学子们还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公众服务平台,积极向市民普及中兽医知识。遇到对中兽医感兴趣的市民,学子们还会现场演示简单的宠物穴位按摩方法,讲解日常养护中的注意事项。活动期间,团队累计在医院服务宠物超过200只,接待咨询群众500余人次,不少市民还主动关注医院后续中兽医服务动态,希望能及时了解相关活动信息。“在川农动物医院的实践,让我从‘课本上的中兽医’走到了‘临床中的中兽医’,看着自己扎的银针帮助宠物减轻痛苦,听着主人的感谢,我真切感受到了专业的价值和青年学子的责任。”团队成员杨静同学在实践总结中写道。他表示,之前在课堂上学习中兽医知识时,总觉得有些抽象难懂,但通过这次实践,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爱上了这门古老的技艺。未来,他将继续以川农动物医院的实践经历为起点,深入学习中兽医知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传统技艺振兴。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发挥专业平台作用、推动中兽医文化传播的有益探索。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合作,围绕中兽医诊疗技术研发、科普教育、人才培养等方向搭建长效实践平台。同时,还将联合行业内其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开展中兽医技术交流研讨活动,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中兽医传承与发展事业,让千年中兽医古技在新时代的专业诊疗场景中焕发新的光彩,为宠物健康事业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