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2022暑假社会实践】【媒体视角-中青校园】“探险计划”走进课堂,大学生创新式推广动植物保护知识
时间:2022-08-03点击次数:作者:马保欣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3日电(通讯员 宋斯璐)7月8日,四川农业大学(下简称川农大)动物医学院爱在资阳•“织阳”支教团队、力源读书与实践俱乐部联合温江区公平街道龙凤社区举办的“萤火虫学堂—探险家计划”夏令营正式开展。课堂从中国出发,途径太平洋、亚马逊热带雨林、南极大陆、撒哈拉沙漠…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为期三天的“探险旅行”。

据悉,为了更加趣味性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此次夏令营设置游川农大环节,带领小朋友们实地游览川农大动物标本馆。负责人李桃说:“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支教队伍负责人与社区工作者对接十余次,社区工作人员也来到川农大,多次考察路线是否合理安全,调整路线3次。”在环节策划中,支教队以游戏对抗、手工制作等小朋友感兴趣的方式为媒介,重点介绍各地区的独特生物,初步建立小朋友对生物科学的认知,培养其对自然的好奇心。

 
图为夏令营游戏进行时小朋友与团队成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斯璐 供图

据了解,在前期准备中,雨林板块支教团邀请小朋友来到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内,通过“川农牛”向他们介绍“艰苦奋斗,开拓奉献”的川农大精神,并让小朋友们以草帽为纸,发挥想象能力,画出自己喜欢的雨林动物。而极地板块的冰壶游戏、沙漠板块的模拟小实验、海洋部分的自制手工品……在充分发挥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团结意识。

逛标本馆环节中,社区工作人员王朵曾多次担心馆内寄生虫标本会吓到小朋友们而告知团队成员尽量避免。等真正进入了标本馆,事实证明小朋友们比想象的要强大很多,反而很多小朋友对寄生虫部分很感兴趣。

除了第一天的游学,后两天的探险课堂与趣味运动会也大受小朋友们喜爱。“我以前都不知道阔耳狐的耳朵是用来扇风的,我一直以为是用来听别人脚步声的。”曹晨希小朋友激动地向记者科普,“仙人掌的叶是因为太干燥了所以退化成了叶,以免流失水分。”同时,据家长转述,小朋友都很愿意向家人分享自己在课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李桃认为,本次夏令营模式最好的地方在于它弱化了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感觉,消化了一些小朋友们的抵触情绪,并且通过与老师的互动等方式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

 
图为支教队开展亲子运动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斯璐 供图

支教课堂中,当看到小朋友们能灵活运用所教学知识时,支教队员们感受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这次活动不仅能使小朋友在科学课上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动植物的特性,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自发地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为期三天的游学加趣味课堂夏令营收到家长们的感谢与称赞。王朵告诉记者:“萤火虫学堂—探险家计划夏令营的初衷在于能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到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玩游戏,在玩儿的过程中来学习知识能够更好地提起他们的兴趣。通过夏令营也能提高小朋友对自然保护的意识,激发小朋友对动物世界的美好想象。”

 
图为游戏环节中小朋友出现抵触情绪,团队成员耐心安慰劝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斯璐 供图

据了解,爱在资阳•“织阳”支教团一直着眼于社区教育。一方面是关注社区中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陪伴,缺失一定家庭教育的现象。同时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时疏导开解情绪,引领他们融入集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细心、关爱、呵护浇筑他们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将社区教育与大学教育相链接,培养孩童们的先行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进行一场儿童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对话,切实为国家解决留守儿童缺少关爱陪伴的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

此次夏令营之行是支教团队的第一站。据悉,支教团同孩子们的故事还在进行时,今后也会开展“萤火虫学堂续篇”,将通过这种类似的团体活动挖掘青少年潜能,从而让其各项兴趣全面发展。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5718953&app_version=1.3.5&time=1659507227&signature=vJnXBk5Pw0ALYDjZx8G4ZL2qkheEgd8aolKN2Q3yzm6VREOr9p&sign=be7360867ccb636e22f14bdba55169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