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报道: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82089.htm)
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农学会主办,巴中市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四川省巴中市成功举办。
会议以“科技赋能、产业聚力、提振信心、共商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四川省及巴中市有关部门领导、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各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及创新团队专家、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国内肉牛产业链企业、经销商、采购商和规模牧场代表等600余人,共商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计。
开幕式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纪委书记、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牛敏杰主持。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四川省农学会副会长陈开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张鸿,四川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侯维,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巴中是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四川农业大学与巴中市已在肉牛、家禽、生猪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地产学研融合,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川农智慧”。我校多位专家受邀带来大会专题报告,聚焦肉牛产业关键技术,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我校二级教授王之盛系统阐述《育肥期肉牛高精料饲养的瘤胃健康调控技术》,提出通过营养干预与日粮结构优化,协同提升瘤胃健康与育肥效益,为高负荷育肥阶段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我校动医学院副院长左之才教授在《肉牛常见疾病诊疗新技术》专题报告中,聚焦异地育肥应激、流行性腹泻、结节性皮肤病等常见疾病,提出具有实操性的防控策略与治疗方法,助力提升养殖场户疫病应对能力。

我校动物营养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主任王立志教授围绕《四川肉牛日粮配制技术要点》,提出基于本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案,推动粗饲料本地化与精准补饲,为中小规模养殖场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实用路径。

此次会议不仅为全国肉牛产业界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肉牛营养调控、疾病防控与精准饲养等关键环节的科研实力与技术积累。学校多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贴近产业实际,受到与会企业与从业者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区域肉牛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引领地位,也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肉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注入了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