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艾滋病知识,传递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自今年10月中旬起,在2个月的时间里,动物医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以“传播爱,拥抱‘艾’”为主题开展系列预防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志愿活动。
活动期间,动医青协结合线上、线下开展“爱问‘艾’答”、“珍‘艾’行动”、“‘艾’在课堂”、“‘卫艾’防艾”知识培训会等面向不同人群的志愿活动,旨在推动防艾知识进高校,传递防艾正能量,促进防艾“攻坚战”的深入推进。
双线科普促“攻坚”深入
近年来,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原因出自大多数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不够到位。为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加深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今年,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主办第四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动医青协作为我校承办方之一,截止目前,已邀请到860余人参与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主动学习了解艾滋病的意识与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预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动医青协结合线上答题活动,以防艾知识科普为主线,开展“珍‘艾’行动”线下设点活动。通过“套圈达人”、“幸运锦鲤”、“爱心红丝带”等系列活动邀请到不少师生前来参与,并在印有“用爱护艾,为艾发声”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艾滋感觉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又很近,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积极宣传科普,降低艾滋病在高校中的发生率。”当被问及活动举办初衷时,现场志愿者杨丹这样回答道。
从身边做起走进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清晨,在教室自习的我校师生惊奇地发现,黑板的角落画着一条鲜亮的红丝带。
据悉,当日前夕,动医青协邀请到数名志愿者开展“黑板快闪”活动。“传播爱,拥抱‘艾’”、“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写在飘扬的红丝带下的文字,是志愿者们对艾滋患者的默默声援。在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之际,动医青协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对艾滋病患者的关心传播到学校各个角落。
“很亮眼,让我立刻就想到了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前来自习的一位同学表示十分认同。
课堂讲解传递防艾正能量
高校作为艾滋病的“重灾区”,很大方面出自高校科普、教育力度不够,对防艾知识宣讲不重视。防艾工作目前仍任重而道远,而赢得“战役”需要足够的“后备军”,为此,动医青协将防艾知识社区科普第一站锁定在了涌泉小学。
结合ppt讲解及小游戏互动,志愿者为在校小学生们科普了基础的艾滋病知识,同时让他们正确看待艾滋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让学生们深入学习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正确看待艾滋病人”等重要问题。本次“‘艾’在课堂”活动不仅为小学生们科普艾滋病相关知识,也加深了参与志愿者们对防艾知识的梳理与理解。
专业培训加强防艾“真知识”
在防艾活动的整体推进中,志愿者们意识到,前期的系列活动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学生主动了解艾滋病知识的积极性,但知识科普的专业性仍不够到位。为此,动医青协邀请到了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的工作人员郭海燕,开展“卫艾”防艾知识科普志愿者培训会,进一步助推艾滋知识科普进校园,为此次防艾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培训会共邀请到全校230余名志愿者参与。会上,郭海燕专业而又诙谐的讲解风格使现场气氛严肃而不失活跃。“如何诊断出艾滋病”、“如何使用安全套”……细致的讲解使参与志愿者们受益匪浅。
“郭老师讲得非常有趣,我第一次如此贴近生活地意识到到底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会后,志愿者雷博表示自己受益良多。
至此,为时两个月的防艾系列活动圆满结束。预防艾滋病,动医青协未来仍将继续投身于“艾滋知识进校园”等各项相关主题活动,用爱暖“艾”,不断传递防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