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阳光开朗,乐观大方;处事博学不穷,笃行不倦。总是沿着既定的目标,寻一条适合的路,努力再努力,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就是王美林,动医11级优秀学生标兵.
王美林,曾任四川农业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并获全国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科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优秀学员、四川省优秀志愿者······三年下来,她获得的荣誉多达三十多项。即将毕业的她顺利获得2015年研究生推免资格,同时获得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两张offer。
学习,大学的必需品
王美林简历上是如此光彩照人,但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初入大一时王美林和许多人一样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九点多才起来,早饭午饭一起吃。“但我每天早上必读单词,必看书。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寝室、图书馆、教室,三点一线。”对于学习,王美林对自己一向严格要求,她坚持每堂课坐前三排,一有时间就待在图书馆。而且她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不疯狂地抄笔记,上课听懂就好。“我更爱提问,这样可以收获更多。”
复习期间,王美林就每天待在考研自习室做练习题。看累了,去老板山上背论述题、名词解释。白天不够用,她便在每晚熄灯后到值班室看书,直到深夜才肯回去。后来,她发现一些课程分数不理想,于是再修。高数、药理学、毛概,这些让人敬而远之的课程她都学了两遍。因为她的勤奋,整个小班都被带动起来了,使得班级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在优秀学生标兵答辩时,很多人为王美林丰富的课外生活所惊叹——光大型比赛就不下10次,课外实践更是不胜枚举,还有忙碌的学生工作。但殊不知王美林很会利用空闲时间,“只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而且学习永远是王美林的第一位,无论有多少课外工作,学习永远不会落下。
实践,大学的调味品
三年来,王美林始终热忱于志愿服务。她曾担任上海雷励青少年发展中心年会志愿者,参加国际爱心蚂蚁志愿者北京大学公益接力活动,“暖冬计划”,北京大学公益接力活动······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共计16次。不仅连续三年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还在2013年荣膺四川省优秀志愿者。
大一,当大家还沉浸在期末的放松中时,王美林已经开始支教了,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和志愿者们相互交流分享。就这样,王美林度过了第一个充实的志愿活动。
大二,她带队参加了省共青团委组织的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项志愿服务——“快乐学校”。当时很多家长都送孩子来参加免费学习,但得是留守儿童才行。“所以很多镇上来的家长不理解,我们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他们甚至辱骂我们,说我们是‘一群疯子,打着大学生志愿者的旗号却不收他们的孩子,再也不来了’。”不仅镇上的家长不理解,有些农村的家长也觉得王美林他们假惺惺的。王美林此时别提多难过了。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受这样的罪呀。”但是慢慢的也就想通了,“既然来了就要做好!”打通心结的她,积极与家长们沟通,这些“顽固”的家长最后也非常支持队伍工作,还时常送来水果。这次志愿活动最后很出色,不仅得到了家长的赞扬,团队也被评为了省级优秀团队。
大三,王美林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参观实验室、参加各类专题讲座,标本制作,与导师一对一交流让她收获很多,还被评为优秀营员。这次夏令营,更让她获益匪浅是了解到了自己的科研前景,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
规划,大学的添加剂
到了大三,身边好多朋友都保研了,王美林心里也很着急。但究竟怎么做呢?王美林的第一步是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竞赛。从13年9月到14年6月,半年多的时间里,王美林经历了无数个熬夜撰写计划书的夜晚,无数次激烈讨论最后却没任何进展的失望,她放弃了寒假和端午节。一次次和队友奔波于各大商家做市场调研更是让她疲惫。但所有的困难都变成了前进的动力,她就是这样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最后也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团队 兰达珍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荣获了四川省“创青春”金奖。
第二步,扎实专业知识。于是她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生泰尔杯”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可是这时候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了。她不得不一边复习一边准备比赛。“我们第一次给羊输液的时候都不敢进针,小羊的脖子肿得跟馒头似的,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几次实验下来,他们每个人都能轻易找到血管让羊乖乖输液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从基本的染色到显微镜的熟练操作,从恶心病死鸡的异味到快速解剖,从陌生的缝合、灭菌到完美的动脉结扎,团队最终从全国42所高校中脱颖而出 荣获一等奖。
王美林说:“只要心有坚持和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奋斗的人生注定是寂寞的,在她人生最美的年华里,她耐住寂寞,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她走到了大学生涯的巅峰。